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{{ 'product.set.open_variation' | translate }}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NT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A Good, Good Life|好好生活

IBIZA INK 伊比薩紋身俱樂部 /w Peter & Fifi

刺青,給你什麼樣的印象?

 

在過去提及刺青,總與黑社會等犯罪組織或是離經叛道的行為劃上等號,種種負面印象使刺青成為「次文化」,甚至在百年以前都還是一項禁忌。而近幾年來,隨著時尚潮流與社群的發展,刺青開始走向大眾化,早不再只侷限於特定族群,現在可能單純因為藝術的欣賞、因為有了想紀念的人事物,或是將人生的態度宣言刺在身上。如今,刺青已經逐漸褪去不良、墮落的刻板印象,轉而是一種表達自我與自信的方式。

這次,我們來到一間座落在大稻埕的刺青工作室 IBIZA INK 伊比薩紋身俱樂部,隱身在公寓的二樓,推開大門,迎來的是 IBIZA INK 主理人-林彼得,「哇賽~你們超級準時耶!」邊跟我們打招呼,邊逗弄著貓,以及隨性坐在地上與貓咪玩耍的彼得太太-Fifi,也同為駐店刺青師,一起經營這間「紋身俱樂部」。

IBIZA INK 明亮又寬敞,牆面展示著刺青作品,窗邊偶有陽光灑落,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木質香,整個空間讓人感到放鬆。也許是因為這份舒適感,大家輕鬆地盤腿坐在地板上,聊著彼得與 Fifi 他們對於刺青文化的喜愛,以及如何打造這間紋身俱樂部。

/ 一開始怎麼接觸到刺青的?

Peter:先是來台北求職,在一間平面設計公司待了兩三年,壓力大而且工時又長,每天下班回家就是看《邁阿密刺青客》舒壓啊!不過那時候刺青沒有那麼普遍,所以覺得很特別又很神秘。之後漸漸有了「如果把我設計的圖案放在客人身上會是怎樣?」的想法出現,於是開始自學,找朋友互相刺青當練習。

 

Fifi:高中畢業後就去刺了第一個刺青,其實國中就覺得心中有叛逆的因子,別人越叫我應該要怎樣我也不反抗,但就會默默自己飄到別邊去了,畢竟跟隨自己的心很重要。後來因為有次失戀去到他的店刺青而認識 Peter,才從原先服飾店的工作,轉而慢慢開始投入刺青師這份職業。

 

/ 轉職紋身師的過程,有遇到什麼受挫的事嗎?

Peter:開始經營刺青工作室那一年比較辛苦,半夜客人來也要接,同時也有繼續接平面設計的案子。不過刺青完全是自己摸索也沒人帶,以前相對技術比較不純熟、獲得資訊管道也很有限。像是小圖我現在可能半小時刺完,但以前要刺上兩三小時,線條沒辦法掌握,上色也上不好,前一兩年就進步的比較慢。

 

Fifi:圖畫風格卡住或是圖畫不出來,可能要休息一陣子之後不去想那件事情,從別的角度、培養其他興趣,再回頭去看,好像會比較過得去,那樣子才慢慢走過來。

 

/ 作為刺青師,讓你最有成就感的事?

Peter:畫的作品有受到認可,或是像之前有客人走在路上私訊我說有認出我的作品!代表自己的風格有出來,大家才知道是誰刺的,漸漸做出形象跟招牌。

 

/ 從設計到整個作品完成有沒有最享受的地方?

Fifi:我覺得是客人可以讓我自由發揮,因為代表他相信你,而且從零到有都會是自己的東西,所以我會蠻開心的。

/ 紋身的風格有轉變過嗎?是什麼契機才確立現在的風格?

Peter:之前是比較美式 old school,大概走了六七年吧,雖然沒有玩到很透徹,但覺得這個風格有一個侷限在,因為美式的圖是沒有背景的邏輯,想把圖做大就比較無法達到那個震撼感。

 

後來走向日式傳統風格,是因為日傳有它的一個邏輯在,很深奧可以值得玩一輩子。比如說畫面不太能夠同時有水跟火,因為水火不容;或是天跟地的關係,上面應該就是雲,下面就是地,會有自然現象的對比,比較需要遵循大自然的邏輯。

 

而且隨著年紀增長和成熟度,我只想回歸經典的傳統元素,歷經了不同時期、不同風格、不同嘗試與改變,刺青本身也是,現今發展出了千變萬化的不同技法與風格,但另外一個面向來說,多種風格的視覺轟炸也很容易會淪為「千篇一律」的套路,容易看膩。

Fifi:現在刺青店越來越多,大家的新鮮感很快就會變,一開始會想去迎合大眾的喜好,但後來發現我更喜歡凌亂不堪隨著自己的心亂畫,想繼續產出更多不合理的可愛醜圖!

/ 是以什麼主題去打造「IBIZA INK 伊比薩紋身俱樂部」這個空間?

Peter & Fifi:伊比薩紋身之所以謂之「俱樂部」,就是想讓大家開心來刺青,放鬆心情和體驗刺青文化的地方,每位來駐店過的刺青師和客人都是我們的俱樂部會員,我想它會ㄧ直存在下去,就像一場永無休盡的大型派對!

在這裡,容方編我為大家更仔細的介紹這個地方,實際走訪 IBIZA INK 後,就如同 Peter 和 Fifi 所說,這個空間比起說是刺青工作室,我會說這裡更像是一間讓人感到很放鬆的酒吧(但本店沒有提供酒水啦),會形容像是間酒吧是因為這裡的整體氛圍、空間佈局,跟以往印象中的刺青店有著大大的不同。

回想對於早期刺青店的印象,入口或店內都燈光昏暗,即便是開放式的空間,可能你從遠方聽見吱吱作響的機械聲,不免也會感到卻步。然而  IBIZA INK 的美式復古裝潢,運用黑與白的色調搭配,牆上雖然掛滿的刺青作品,但不感到壓迫。最特別的是,Peter 也在角落擺著一些古著選物和店裡的週邊小物,而在 IBIZA INK 每一週年時,也都會舉辦小小市集活動來慶祝,刺青的同時還可以逛一下,這樣又 Chill 又桑的空間,讓我在拜訪那天很想賴著不走呢(笑)

IBIZA INK 消除刺青店「很兇又難以親近」的印象,如有想刺青的朋友,別害羞,大方走進店裡吧!目前有四位常駐刺青師,各有不同風格,IBIZA INK 也歡迎大家到店與刺青師對話交流與討論細節哦!

 

Okay~介紹完空間後,讓我們繼續回到話題上!

/ 邀請國外刺青師來短期駐店的想法是怎麼形成的?

Peter:在自學刺青的初期有遇到一個貴人,是我在網路上認識的一位韓國刺青師,大概 10 幾年前吧,本來是私訊詢問想買他的刺青機器,後來聊一聊,他表示想要來台灣看看,我就說 OK 來這邊玩,我的工作室空間也可以給你刺青,同時也和他彼此分享技術上的心得,他也給了我很多意見,想法上也是互相交流了不少。在那之後我陸續也邀請各國刺青師來,就這樣形成了國際互相交流的方式。

/ 相比過去,刺青逐漸走向流行化,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?

Peter:樂觀其成,是好事,代表大家越來越能接受這文化嘛!但對我們這行業來說也有不好的地方,在於刺青師的審查標準門檻太低了,先不論畫畫程度的好壞,拿個工具就能當刺青師,如果沒有受過職業道德上面的培養,他不知道所謂的行情價,更不在乎刺青師基本的職業操守,為了求生存求客人,可能 $500、$1000 他也接,那這樣我覺得會打壞市場,也會破壞這門技藝。而且在大數據的時代下,可以花錢買廣告買流量,讓人誤以為技術好⋯。但總之應該要回歸你喜不喜歡這位刺青師的作品啦,而不是因為他的讚數、追蹤數很多就去跟風。

 

Fifi:曾經就跟 Peter 討論過在我手工刺青這塊是否要降價,但後來我們討論的結果是 — 絕對不要這麼做。因為削價競爭的結果會是因為便宜客人才來,而不是因為我的作品好才找我,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出發點,而且差很多!我們都希望客人是因為欣賞我們的作品才來,而且會想繼續找我們刺下去才是我們所樂見的。

 

〔註〕手工刺青 Hand Poked Tattoo:簡單來說,就是不使用紋身槍,刺青師徒手用針沾取墨後,一針一針刺進皮膚中。

 

/ 是怎麼讓家人開始接受紋身這件事情?

Peter:我爸比較傳統啦,他會生氣,直到後來刺青工作室漸漸的有在賺錢,也做到買了一間房子,他才慢慢的覺得這個行業好像可以,但回到設計創作方面,爸媽是一直給我肯定跟支持的。

/ 刺青對你們來說蘊含的意義?

Peter:剛接觸刺青時,我覺得刺青它是一個新的媒材,對我來說不是畫在紙上而已,是畫在與刺在皮膚上面,而且隨著這個人去到哪裡,作品被更多人看到,可以說是行動的藝術品。而且刺青在現在變成是一種配件,就算你今天不用穿名牌,不用穿太多 style 的單品,穿素T也就好看有型。

 

Fifi:是一個創作的載體,也像是一種美的裝飾品,可以帶著走的樣子覺得很酷。

/ IBIZA INK 伊比薩紋身俱樂部 下一個階段的目標?

Peter & Fifi:我的老家在台東,媽媽也有經營一間民宿,之後我們想說拿一樓慢慢弄一間刺青店,不用每天開,舒服就好。然後等到國門開放後,準備外國駐店資訊好讓他們來台灣交流。再者,就是想要環島刺青,透過旅行向各地傳遞自己的創作。

 

翻開已有百年歷史的刺青文化,對於刺青的藝術性,在各國、各時代下有著起起伏伏的變化,也反映著當時的政治與社會現象。直至現在,刺青已不在是我們所認知的叛逆形象,選擇刺青可以是表達對於美的欣賞,也能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,但不論何種原因,在紋身以前請務必思考與確認自己可以接受這刺青在身上一輩子!

 

若你已經考慮清楚了,就抱持著輕鬆的心情,來 IBIZA INK 了解更多刺青文化與故事,「加入」這間紋身俱樂部吧!

 

IBIZA INK 伊比薩紋身俱樂部|@ibiza_ink_tattoo

Peter 刺青作品|@ibizaink_dirtycat

Fifi 刺青作品|@dongshu_handpoke

Editor & Photo|Fang